"+prnhtml; content.open(); content.write(prnhtml); content.close(); newWin.window.print(); }
惠市教案〔2023〕59号 对惠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30138号的答复
时间:2023-07-14 15:43:52 来源:惠州市教育局

B

惠市教案〔2023〕59号

对惠州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第20230138号的答复

鄢运涛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入学工作的建议》(建议第2023013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把特殊教育发展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特殊教育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刘吉书记、金荣市长多次听取特殊教育工作汇报,分管副市长到特殊学校调研工作,市人大也多次开展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等专题调研。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特殊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办好特殊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努力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我市特殊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含1所民办),除大亚湾区、仲恺区外,市直和其他五个县(区)均有特殊学校,主要招收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等学生。通过采取特殊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我市构建起了“全覆盖、零拒绝”保障机制,残疾学生实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了97%以上。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全力构建多元参与的工作机制。我市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区)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编制、发改、民政、财政、卫健、人社、残联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特殊教育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市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市、县(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工作统筹和推进力度。同时,建立由教育、康复、卫生、心理、社工等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特殊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组建全市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实施、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专业指导。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了《惠州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评估及转介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惠州市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惠州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惠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同时,把特殊教育发展纳入《惠州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

  (二)“一人一案”做好入学安置工作。严格落实“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每年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全面摸清残疾儿童底数,落实“一人一案”,开展残疾儿童进行评估及转介安置工作,重点对缓入学和未入学的儿童安排入学,对未入学的残疾儿童,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逐个上门落实,多措并举做好教育安置,并将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纳入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工作督办,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针对无法进入学校的重度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在残联、民政等部门的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设立特教送教点,提供特教服务。针对个别无法进入学校或送教点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由教育、残联和民政等部门联合制订送教上门办法,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提供规范、有效的康教服务,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近年来,我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一直持续在97%以上,有效保障了特殊儿童教育起点公平。

  (三)健全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推动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含职高)两头延伸。一是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鼓励各县(区)根据工作实际,根据残疾儿童身心发展情况、家庭意愿和所在地特殊教育资源状况,结合群众需求设立特殊教育幼儿园、幼儿班、特教学校学前部。二是重视发展高中教育。在做好听障学生高中教育工作的同时,着力发展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三类残疾学生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让残疾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如市特殊学校开设了面包制作、餐饮、客房服务、清洁服务、汽车美容、洗衣等6个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就业渠道,做好残疾学生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最大程度帮助学生融入社会。

  (四)促进融合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融合,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做到“应随尽随、应融尽融”。目前,我市所有县(区)都设置了融合教育资源教室,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创设良好的融合教育环境。制定印发特殊教育工作要点,要求各县(区)建立至少2所随班就读示范校,各特殊教育学校至少与2所普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结对子工作,加强校际资源共享与整合,探索融合教育合作模式。要求各县(区)根据工作实际在普通中小学学校设立特教班,探索特教班工作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推进大亚湾区、仲恺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广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有1所以上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大亚湾区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已列入三年滚动计划推进,目前正开展用地重新选址工作;仲恺区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正在编制特殊教育学校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是修改完善《惠州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评估及转介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机制,完善信息上报、入学评估与转介安置工作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完善修订《惠州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评估及转介安置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筛查—建档—评估—转介—安置—一人一案”规范优化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评估与转介安置流程。

  三是积极落实《惠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持证残疾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高中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机会明显增加”为主要目标,推动我市特殊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推动融合教育加快发展,推动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大亚湾区、仲恺区建设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学位供给和服务能力。

  四是继续做好残疾学生的教育安置工作。加强与残联、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对符合政策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落实“一人一案”,通过多种方式稳妥做好教育安置工作,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全力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力求让每一名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五是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校园无障碍环境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巩固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推动建立惠州市融合教育信息平台,积极发挥惠州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专业辐射作用,鼓励教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为特殊教育提供专业服务。强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特殊教育教科研水平,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感谢你们对惠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惠州市教育局

  2023年6月14日

  (联系人及电话:于书召,2261079)